土工格室施工三大注意问题
土工格室是由高强度的HDPE或PP宽带,经过强力焊接而形成的一片网状格室土工材料。可根据客户要求在片材上打孔或印花,以增强其侧向透水能力,加大与地基材料的摩擦力和结合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起来看看吧!
1、锚杆成孔位置,必须位于格室对角上方,以保证格室重量能传到锚杆上。
2、格室与格室之间必须完全连接,以形成片,连成一个整体。
3、为防止水流对格室的冲刷,在坡**建筑一道防水埂,防止雨水从坡**灌入冲毁格室和对排水不畅通处,及时疏通。
土工格室在路基建设*有作为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修筑填方路基,应达到填土高度,以防止发生翻浆或引起冻层上限下降,致使路堤发生过量沉降。土工格室特有的立面加筋效应和有效的落实的整体侧限性,可以在上确保在某些特殊地段的填土高度,并使填土具有高品质的强度和刚度。
黄土湿陷路基处理,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湿陷性黄土和压缩性较好的黄土地段时,或高路堤的地基允许承载力低于车辆协力荷载和路堤自重的压力时,还应按承载力要求对路基进行处理,这时土工格室的优越性就彰现无疑了。
盐渍土、膨胀土,采用盐渍土,膨胀土修筑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浙江绍兴土工格室形态各异,功能有别,路肩及边坡均采用加固措施,格室的立面加固效果是所有加固材料中异的一种,而它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完全可以满足在盐渍土,膨胀土修筑高等公路的要求。
用于植草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成本低,施工简便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环保、生态效益,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土工格室边坡防护稳定性的理论研究相对落后于工程实践,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坡面侵蚀防护、施工工艺和水土流失对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土工格室边坡防护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土体含水率、铆钉间距、坡长和坡角,以及格室规格和坡面冲刷等多因素的影响。利用本文建立的稳定性分析模型,对这几个主要因素对防护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降雨使得土体含水率增大直至饱和,基质吸力减小,从而使得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使得格室防护体系的抗滑力大大降低,稳定性就会变差。 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和铆钉间距的增大,防护体系的安全系数K明显减小。因此,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历时越长,格室土体含水率增大越快,稳定安全系数降低越快。
在土工格室施工设计时,必须考虑降雨影响,避免降雨条件下格室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考虑降雨入渗和坡面冲刷作用,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格室防护体系进行抗滑稳定性分析,建立了稳定分析模型,用于土工格室植被护坡设计或进行稳定性评价。 降雨条件下,格室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随土体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导致抗滑力大大减小,安全系数降低,导致格室防护体系的整体剪切破坏。
分析计算表明,格室防护体系的稳定性随格室土体含水率、铆钉间距、格室坡长和边坡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影响显著。格室深度和坡面冲刷力对其稳定性影响甚微。